發布源:深圳維創信息技術發布時間:2020-09-25 瀏覽次數: 次
即使是像蘋果這樣出了名的保密行家也不例外。
6 年前,蘋果供應商之一 Jabil 的一名員工在產品發布之前,在保安幫助下從一家工廠偷走了數千個 iPhone 5C 外殼,iPhone 5C 的圖片出現在互聯網上,破壞了蘋果 9 月份的發布會。
從那時起,蘋果公司加大了努力,以減少工廠盜竊和泄密。
蘋果建立了「新產品安全團隊」(New Product Security Team,簡稱 NPS),以監控敏感的供應商安全事宜。
盡管該團隊專注于建立“隧道”以便讓蘋果供應鏈輸送提升了保密性,但每年的泄漏事件還是不計其數。
或許正是因為提前泄密讓蘋果新品失去了向之前那樣的神秘感,對蘋果的新品發布會也不會顯得激動萬分了。
按道理講,如此重要的事情不是應該自己“擼起袖子加油干”嗎(況且內鬼這種事也不光彩)?然而,根據7月18日最新消息,從去年開始蘋果決定縮減 NPS 團隊,并將部分工作外包出去。
所以......數據泄露問題對于蘋果來說已經不像以前那樣重要了嗎?顯然,并非如此。
前不久,再度泄露的 iPhone新品的 CAD 渲染和原理圖(浴霸頭三攝手機被曝出)似乎在告訴蘋果——泄密仍然是一種威脅,電子泄密尤其麻煩。
那么,蘋果又在數據保密這件事上出糗過幾回呢?今天,宅宅就來盤點幾個蘋果數據泄露相關事件。
廢話不多說,這就開始啦~2014年8月,蘋果首次承認非法搜集用戶信息,并存在嚴重的泄密漏洞,消息一經曝出引起軒然大波。
哈?最安全的蘋果也不安全了?轉三星!轉化為!不少果粉們與蘋果的友誼小船就這樣第一次翻掉了......當時,美國系統安全專家喬納森·扎德爾斯基發現,蘋果公司可通過留在蘋果手機系統中的后門,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提取iPhone中短信、通訊錄和照片等個人數據。
這位專家在“黑客大會”上演示了通過后門提取用戶信息的方法。
他認為,這些后門服務可以突破加密的備份文件并獲取用戶數據,而且,這些后門并非僅僅是為了測試網絡或調試應用而留下的。
此后,蘋果針對此事試圖解釋:“我們設計開發了iOS,其診斷功能不會對用戶隱私和安全帶來影響,待該功能為企業IT部門、開發者和蘋果維修人員提供所需信息。
”這也是蘋果首次公布“后門技術”的基本信息。
當然,對于蘋果的辯護,有律師表示,手機用戶享有知情權、選擇權、信息安全權等,當合法權益被侵害時,可以通過法律訴訟等多種手段維護合法權益。
蘋果VS律師,你猜果粉們更認同誰的話?木錯,后者。
果粉:哼,小船翻都翻了,哄不好的那種~然鵝,比起黑用戶,要說最高境界還是自黑。
2017年,據BBC報道,有關新款iPhone和其他即將推出的蘋果設備細節,已通過蘋果在WWDC 2017大會發布的HomePod 軟件編碼被披露。
據悉,有兩個新聞網站已經訪問過尚未發布的iOS操作系統。
代碼中除了提及兩款新的iPhone 8手機外,還包括重新設計的iPhone X。
此外,它還詳細介紹了人臉識別技術,這種技術既可以作為ID系統,也可以將用戶的表情映射到表情符號上。
有科技專家表示,這也是蘋果遭遇的最大的泄密事件。
顯然,這出鬧劇的始作俑者來自蘋果的內鬼。
據當時以關注蘋果動向聞名的博主約翰·格魯伯(John Gruber)分析,蘋果內部有人向外界泄露了相關信息。
“這不是一個錯誤,而是蘋果內部員工蓄意的惡意行為。
”BBC證實,匿名消息提供了與iOS 11的gold master(GM)代碼有關的鏈接,該代碼從蘋果自己的服務器上下載了該軟件。
這已經是蘋果三個月內兩次經歷內部泄密了,此前蘋果內部的一次會議內容被曝光,其中提到蘋果已經從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聯邦調查局(FBI)以及特勤局(Secret Service)招募到前員工,以幫助他們抓到第一次的泄密者。
有趣的是,會議當時有蘋果高管這樣說:“我堅信,如果我們雇傭聰明的人,他們會考慮這個問題,他們會理解這一點,最終他們會做正確的事情,這是為了讓他們閉嘴。
”然鵝只過了一個月就......這臉打的,pia pia滴在此之后,蘋果內鬼層出不窮。
2018年7月,CNBC報道稱前蘋果工程師張某(英文:Zhang XiaoLang)因竊取自動駕駛技術而面臨刑事訴訟。
據悉,蘋果公司于2015年12月聘請張某研發自動駕駛軟件和硬件的研發,張某被指控在陪產假期間下載含有機密信息的文件。
張某告訴蘋果公司,他即將離職,在休完陪產假期后回到中國,加入廣州的X-Motors。
根據訴訟,在他休息期間,監控鏡頭顯示張某周六晚9點返回公司,違反公司政策,并帶走了電腦鍵盤,電纜和大箱子。
起訴書稱,張某在蘋果公司的角色是設計和測試電路板以分析傳感器數據,他向蘋果和FBI承認,他把公司的數據傳到個人電腦上。
他將面臨長達10年的監禁和25萬美元的罰款。
不得不說,這件事引起了國內用戶的強烈關注。
盡管是件很丟人的事,但這也體現出數據防泄密是現在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
有分析人士指出,現有手段無法確保100%的防止泄密,像蘋果這樣的大型科技公司一樣會有泄密的風險。
安全防護,就像欄桿一樣,部署的越嚴密,防護等級越高,就越難翻越。
面對一次次的數據泄漏事件,蘋果自然不會坐視不理(的確也坐不住)。
(公眾號:)2018年4月,蘋果公司內網Po出一份備忘錄,披露該公司在去年共抓獲 29 名泄密者,有 12 名前員工被捕。
蘋果告誡員工稱,這些人不僅丟掉了工作,他們在其他地方也很難再找到工作。
據悉,其中一個員工被蘋果重點提及。
這名員工在公司內部會議中將 iOS 12 和 macOS 10.14 有關軟件路線圖的細節泄露給媒體。
被抓泄露者包括內部員工、承包商和供應商都在其名單。
蘋果產品市場營銷高級副總裁 Greg Joswiak 在備忘錄中稱,每個人到蘋果來從事一生中最好的工作,他對這家公司 135000 名員工一同做的事情都有著重要貢獻。
但致敬這些貢獻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泄密。
對于蘋果內鬼頻出一事,很多人猜測會不會是因為喬布斯卸任后蒂姆·庫克的管理理制度出現了某些紕漏,但宅宅想說的是,數據泄露、安全隱患,最終映射出的都是人性的丑惡。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就曾經用這樣引用一句二戰名言來描述泄密的嚴重性——Loose pps,Sink Ships。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維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