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源:深圳維創信息技術發布時間:2020-09-14 瀏覽次數: 次
首先,對于源代碼防泄密是否有必要,不少產品開發人員認為內部源代碼防泄密的意義不大,因為即使拿走產品全部源代碼也未必能夠重現商業上的成功。
單純從產品角度看,上述觀點確實很有道理,也具有一定代表性。
但問題在于,我們無法確定別人拿走源代碼就一定是為了重新搞個產品、開個公司、重現商業上的成功。
全面分析產品漏洞,搞掛馬、攻擊之類的也非常常見,亦或是其它,誰又能保證? 另外,試想一下,核心代碼泄露這樣的信息,會給公司帶來多大的輿論沖擊。
用戶對公司的信心必然備受打擊,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讓自身陷于被動局面。
綜合考慮,與其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與風險,不如早做準備、未雨綢繆。
其次,關于如何保護內部源代碼實現防泄密,傳統的文檔加密軟件與沙盒防泄密的做法是依賴進程進行一系列策略設定,這不僅帶來源代碼防泄密系統實施、維護、升級上的麻煩,更會帶來源代碼防泄密系統自身安全性上的巨大風險。
若在此基礎上再對源代碼本身進行處理,則進一步帶來卡、慢、死機、損壞數據等問題。
顯然,傳統防護手段難以符合用戶需求。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 1)源代碼進程眾多且調用關系復雜; 2)開發環境復雜;傳統的文檔加密軟件與沙盒防泄密的做法并不適用。
事實上,文檔加密軟件更適合文檔類數據加密,沙盒更適合防病毒,而不是防泄密,尤其是主動防泄密。
也正是考慮到上述兩點事實,當前源代碼防泄密的普遍做法是采用DSA數據安全隔離技術,通過構建源代碼存儲、流轉、使用的安全區域,來實現源代碼防泄密。
整個DSA防泄密過程完全避免了源代碼防泄密的兩大誤區:1)依賴進程進行一系列安全策略設定;2)對代碼本身進行處理; 毋庸置疑,保護內部源代碼安全,防止其泄露、擴散,不僅很有必要,而且還必須充分考慮到源代碼防泄密的特殊性,采取更加合理的防御措施,避免源代碼內部保護誤區。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維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