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源:深圳維創信息技術發布時間:2020-09-14 瀏覽次數: 次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網絡犯罪很難查出來。
即便查出來,偵查時間也比較長。
”業內人士介紹,“黑客的網絡犯罪很隱蔽,攻擊時,他們往往使用虛假身份,連攻擊的武器計算機也都會將IP地址進行虛擬,甚至故意露出虛假的信息。
而制作“熊貓燒香”的程序員被抓,是他將自己的相關信息寫到了代碼里。
” 無論是黑客,還是國內安全廠商的程序員,在真實的世界里,一般都愿意使用網名,對自己的真實身份“隱藏”得很好。
一位接近網絡警察的人士告訴記者,網絡案件的偵破技術特性明顯,需要通過網絡偵查來獲得證據。
通常先攔截數據確定IP,進行跟蹤,再進行身份確認、數據恢復等工作。
而中國網絡法律網首席法律顧問也無賴提到,“個人用戶和公司甚至都沒有辦法起訴黑客,因為你不知道這些人在哪里。
” 黑客蹤跡難覓,普通用戶投訴無門。
目前,互聯網的絕大多數應用采取的都是免費的手段來獲取流量,要么通過廣告來盈利,要么通過道具收費的方式來盈利。
但對于某種產品來說,免費大當其道。
這讓很多互聯網公司用著“免費”的借口,推脫自己的責任。
之前,一些互聯網創業公司倒閉,如郵箱、博客、SNS、團購等等。
但是,這些網站擁有大量的用戶UGC(用戶生成內容),甚至擁有不少的賬戶余額。
它們往往不告之用戶,往往把服務器一撤,就將公司關張。
但用戶往往損失了幾十元,但如果要維權,則需要花費幾百、上千元成本”即使有了“被告”,個人用戶信息泄漏案件往往無疾而終,維權之路還是舉步維艱。
業內人士介紹,因為立案、取證的過程非常漫長,需要先確認個人信息泄漏,還需確認造成的損失與影響,還要考量網站是否負有責任,每一個過程都需要花費不短的時間。
對于“責任”,法律上考量得非常細致。
趙占領以垃圾郵件為例,如果收到垃圾郵件的是某網站的注冊郵箱,廣告郵件來自這個網站,那么就不算垃圾郵件。
但是,如果收到來自從未注冊過的網站的廣告郵件,那么這就是垃圾郵件。
并且,如果在注冊協議里網站已經向用戶做出相關聲明,即便收到垃圾郵件,也不構成侵權。
對于公安機關來說,付出的調查成本與結果往往不相稱。
網警需要通過各種記錄去調查,取證,往往一件很小的用戶信息泄漏事件上,如若要將整個過程查完整,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
并且,調查出來之后,也不一定能夠給涉嫌肇事者量刑。
用戶往往損失了幾十元,但如果要維權,則需要花費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成本。
這還不包括時間成本。
這讓許多用戶自認倒霉,無意維權。
目前,我國對用戶隱私與信息保護的相關立法并不完整。
只是對于非法入侵計算機系統、大規模盜取數據,有刑期上的規定。
但是,對于個人信息的泄漏,并沒有相關立法。
而就此,國際上很多國家對此就比較完善,一旦用戶信息被泄漏,那么提供服務的公司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這在國際上早有先例。
因此,想要保證網民的合法權益,還網民一個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就必須有完善的法律機制。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維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